过年了,逛庙会也有门道儿,不妨咱一起去逛逛
2017-01-23 13:58:13
  • 0
  • 1
  • 22
  • 0

     〇讲一讲庙会的事,过年为何会有庙会呢?〇聊一聊过年时,北京为何是庙会的天下?〇走一走庙会,有哪些吃不够的美食、看不尽的风景?〇想一想咱们中国庙会文化之路在何方?

逛庙会也有门道儿

过大年,咱们一起去逛庙会儿讲庙会儿

艾君/文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年过后就开始备年了,随着春节脚步越来越近了,过年的话题也多了起来。中国人过年,不仅图的是喜庆、吉祥,也图的是个乐乎,过的是个快乐年,也是个文化年。“日日月月俗相近,岁岁年年味相异,世世代代情相连”。千百年来,中国节日文化绵延不绝,既有民俗传统的丰盈,亦有人文情怀的支撑。

     过年了,就不能不谈谈庙会中国以及咱们老北京的庙会文化活动,其实,逛庙会也有门道儿。那么,庙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老北京的庙会与今儿的庙会有哪些变迁?庙会又有哪些民俗文化事象和内容呢?今儿,艾君就与大家一起聊聊这些话题:

 

(一)

讲讲:您知道过年为何会有庙会风俗吗?

庙会文化发展及其演绎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始称"社祭",源于传统民间宗教活动,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节日举行。

     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旧时有庙宇就有祭事,有祭祀活动就香客云集,自然也就招徕了做生意的商贩,于是就形成了庙会文化。可以说,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以及成为一种社会民间风俗,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有学者曾认为,“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这不无道理。这是因为,远古的中国人,为生存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驱鬼逐疫,于是就建“社”(注:古指土地神),太社、王社、国社、侯社、民社或里社便相继诞生,民众向社神祈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祭时少不了舞蹈、音乐,从而有了在庙宇祈祷性祭祀活动。到商周时期,庙会成为民间风俗活动。

     汉代后,随着中国道教形成和佛教传入,民间祭祀风俗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寺庙和道观进行,文化的兼容并收,使庙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唐宋是开放时期,胡人文化介入,儒释道三教并立,庙会活动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娱乐内容。此时,庙、台、祠、宫、观、庵等宗教场所大量建立,从而促进了庙会活动繁荣。明清至近代是我国庙会定型、完善时期,庙会活动有了规律性、秩序化。

      在笔者艾君看来,传统庙会由宗教文化活动演化为宗教与经济活动相融合的民间集市活动,应是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我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发展,货物流通促使了经济文化发生变化,中国集市贸易出现了空前繁荣,功能门类开始完备,这让我国传统庙会这一宗教活动在发展中逐渐融入新的元素和内涵,在保留传统祭祀活动同时,商家、艺人也抓住了商机,庙会活动开始增加了民间艺术表演和以及购物等市场贸易。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庙会活动基本形成以“祭祀、娱乐和购物”等融为一体的“庙会文化经济”活动。文革期间,我国庙会活动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许多民间民俗活动逐渐得到恢复,伴随着一些传统寺庙、道观恢复,各地“庙会”“山会”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景象。近十年,庙会文化活动更成为了现代春节期间的热点。随着人们的生活文化需要,庙会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而今的中国庙会已经成为“中国集市娱乐文化活动的百科全书”了。

      由此可见,庙会风俗的兴起则与寺庙、道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伴随着我国民间信仰、商贸、文化等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二)

聊聊:过年时,北京是庙会的天下

北京庙会的时代变迁

      过年的北京,庙会是最富有特色的京城民俗活动,所以,有人说,过年“北京是庙会的天下”,这话不无道理。“过年的北京是庙会的天下”,数量多、种类全、特色亮、持续久。北京是千年文化古都,也是中华民族各种文化在此辉映、兼容并收之地,北京的庙会活动向来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传统庙会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有着她独特的皇家庙会风格,北京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时北京,有庙宇必有庙会。那时,北京的庙会数量可谓举不胜举。白塔寺、白云观、报国寺、隆福寺、碧霞元君庙、财神庙、崇元观、大观园、厂甸、大钟寺、地坛、东岳庙、都城隍庙、黑寺、红螺寺、护国寺、神庙、黄寺、火神庙、极乐林、精忠庙、九天宫、莲花池、龙泉寺、龙潭湖、吕祖阁、妙峰山、南药王庙、蟠桃宫、前门关帝庙、三忠祠、善果寺、十里河关帝庙、太阳宫、天仙宫、铁塔寺、土地庙、万寿寺、卧佛寺、五显财神庙、药王庙、雍和宫、灶君庙等等,尽显京城庙会文化的多姿风采。在众多庙会中,惟有厂甸庙会不以庙为名。

老北京的庙会文化有三大类别组成。一是祭祀和祈福。祭祀“三皇、伏羲、女娲”等祖先或英雄,祭祀“道教、佛教”等神灵,另外,就是祈安、祈子和求富。二是观看表演活动。主要有戏曲、杂耍和民间艺术。三是购物和饱尝嘴福。

以下,笔者艾君就带您去看看今日北京几个特色庙会—

 

【厂甸庙会】厂甸庙会依托的是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南新华街一带的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小庙,而今这三座庙已不复存。旧时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整个庙会核心是位于新华街的海王邨公园(今中国书店)。因为临近书肆密集的琉璃厂,厂甸庙会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又很多经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的摊商,这也是厂甸庙会所独具的特色。解放后,厂甸庙会仍一直举行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后来偃旗息鼓37年。北京市政府2001年恢复了厂甸庙会。2006年5月20日,厂甸庙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坛庙会】传统的天坛庙会属于皇家庙会。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内坛北部祈谷坛建筑群举行,冬至祭天在内坛南部圜丘建筑群举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祈大典654次。近几年,天坛依托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坛建筑群,做足了祭祈文化。通过祭天仪仗表演形式,把皇家祭祀文化跟民间节庆文化有机结合,主要内容是宣传祭天仪式的表演,让游客既能感受节日的热闹欢腾。正月初一至初五,天坛祭天仪仗和祭天乐舞表演,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祭天情景。每天都吸引几万游客畅游天坛,体会“皇帝”祭天,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况。

【地坛庙会】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地坛庙会是京城庙会老品牌,每年在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举办。1985年地坛庙会恢复后,以古坛风貌为依托,开展一系列颇具民族、民间、民俗特色的精彩活动,有“年货,祭地,娱乐节目”等。其仿清祭地表演是地坛庙会独有的传统节目,场面宏大,再现了清代皇帝祭地,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景象。

【龙潭湖庙会】龙潭湖庙会也叫“龙潭庙会”,属改革开放后,新兴起的无庙宇而闻名京城的“春节庙会游园活动”。自1984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成为北京市春节期间一项传统性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成为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民最喜爱的春节庙会”。

【圆明园皇家庙会】圆明园皇家庙会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乾隆盛世,皇室每逢年节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园内除宴赏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臣外,还要举办灯戏、摔跤、马术、杂技、火戏表演等各种节庆活动。2010年2月10日至20日首届圆明园皇家庙会举办。庙会的活动主要的地点是在南门广场,沿着主干道到主要景区的路口上。庙会主要包括“皇家祈福、皇家文化展示、宫廷斗鸡、皇家皮影戏、五帝赐福、百花迎春”等活动。此外还有多种传统演出项目,并特别邀请了中华奇人进行绝技表演。

【妙峰山庙会】妙峰山庙会地处北京西郊门头沟区,起源于明朝,在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妙峰山顶的碧霞元君祠(娘娘庙),曾经是中国北方地区远近闻名的圣地。妙峰山庙会,号称“香火甲于天下”,成为老北京及北方省市影响最大的一项汉族民间信仰、民俗风情活动。香道多是妙峰山庙会的特点之一,从古至今有五条香道。旧时每年庙会时,各条香道上全是进香祈福的游人,络绎不绝。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1990年恢复庙会活动。

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著名风景区南麓,始建于隋唐至明清时期,因山中有八座古刹而得名。旧时春节,这里历来是老百姓进香纳福的圣地,也举办花会比赛。2015年大年初一至初六北京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恢复。庙会的形式遵循传统的北京风俗和佛教文化,恢复了开山门、洒净、高僧送福,热闹的小吃街和市场,市民来到八大处,看到一个既不一样,又是老北京传统文化的庙会。

【红螺寺庙会】千年古刹红螺寺是我国北方佛教发祥地和最大的佛教丛林。旧时春节期间这里会举办庙会,成为老百姓进香纳福的之地。改革开放后,红螺寺庙会得以恢复,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传统的红螺寺庙会吉祥喜庆、历史悠久,将民俗文化、传统节庆、寺院文化、休闲养生等丰富元素与旅游活动充分融合,以突出展示中国传统“福”文化为特点,推出系列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深受北京市民及广大游客的喜爱和认可。

    此外,北京春节期间,还有大观园红楼庙会、房山龙门生态园(天开寺)庙会、京津冀中华大庙会、北京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新春庙会、北京欢乐谷春节大“妙”会、古北水镇春节庙会、通州运河文化庙会等等,都突出北京文化的特色,既保留传统庙会的形式和内容,又增加新的文化内涵,成为北京人春节期间的欢乐去处。

 

(三)

逛逛:吃不够的美食,看不尽的风景

走进庙会的民俗活动

     每年过年逛庙会,则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节日游乐活动。庙会上,那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品尝不够的风味小吃,总会让人们流连忘返。到了庙会,是吃不够的美食,看不尽的风景。清人孔尚任在他的《早春过琉璃厂》一诗里说:“其余吹器多,葫芦声鼓荡,画角仰天鸣,冰柱抽一丈”。可见那时厂甸和各大庙会通见的一些“戏曲、杂耍、小吃”等早就流行于市了。

京城众多庙会都有不少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据悉,在白云观庙会上,有2个项目总吸引游会者,也是最热闹的活动。一是庙门内有一石猴浮雕,京城百姓认为摸摸可去病消灾、延年益寿,触摸者络绎不绝;二是窝风桥洞里吊着枚大铜钱,钱孔中的小铜钟上写着“钟响兆福”4字,据说,若能用手中硬币投中铜钟则能会实现心愿。其实,庙会里的光景很多,那么,每年庙会上,都有哪些值得您去看一看、品一品或者参与其中的民俗活动或者风味美食呢?艾君把当今京城庙会的习俗活动总结为“礼俗、演俗、艺俗和食俗”4大类,以下,俺就带您一起领略一下庙会风采--

 

(1)礼俗:祭祀和祈福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祈福是指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是善男信女向神明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得到神明庇佑的一种祈求赐福方式。通常读书人士、职场人士等等祈福文殊菩萨,消除自己一切烦恼,护佑自己考试成功、事业顺利。

祭祀和祈福是传统庙会的主要习俗,也是节日里重要的一项内容,体现了中国人祈求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

近几年来,在北京庙会上,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庙会有“天坛庙会的祭天仪仗和祭天乐舞、地坛庙会的仿清祭地、圆明园皇家庙会的皇家祈福、八大处庙会的新春祈福”等表演项目。

 

(2)演俗:戏曲和杂耍

     庙会主办者总会邀请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或让游会百姓参与其中。戏剧曲艺主要有“京剧、单弦、评书、鼓书、皮影戏、河北梆子、秦腔戏、滑稽戏、扁担戏(木偶戏)、相声、双簧、魔术、数来宝、拉洋片”等;庙会杂耍主要有“耍中幡、秧歌、高跷、空竹、扑扑登、走马灯、套圈、舞龙舞狮、举刀拉弓、爬竿”等。

【舞龙】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舞。龙是汉民族古老的图腾,民间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从春节到元宵灯节,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也是京城庙会里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

舞龙道具的“龙”,是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龙则侧重于动作表演,如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是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形式。

【舞狮】舞狮是亚洲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民间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汉族民间,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舞狮有南北之分。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些年来亦有将二者溶合的舞法,用南狮的狮子、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

关于舞狮习俗起源说法不一。眼下主流观点有两种,有学者说,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也有种说法,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两种说法,今难判是非。每年庙会上,都会有狮舞队前来助兴。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形式表演,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有一字长蛇、走八字、双排对唱、交叉剪子、蛇脱皮等队形。

高跷表演优美生动、趣味幽默、奇特而惊险,很受观众的喜爱。2006年5月20日,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拉洋片】拉洋片起源于清代北京天桥,最初叫“拉大画儿”,也叫“西洋景”。表演者使用四周安装有镜孔的木箱,里面装有数张图片,使用灯具照明。表演者在箱外拉动绳索,操作图片的卷动。观看者通过镜孔欣赏画面的变化。

通常片箱里的图片有完整的故事。表演者使用锣、鼓、镲三样打击乐器,配以说唱,讲解图片内容。老北京的拉洋片的“大金牙”最有代表性。后来一度失传,近些年得以恢复,常见于新春庙会。

【耍中幡】中幡,又名“大督旗”“缘橦”“大执式”,是中国古老民间艺术,又是一种汉族杂技和传统娱乐、体育项目。据史料记载,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有种观点,中幡最早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又名缘橦,是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还有种观点,中幡源于明、清两带帝王仪仗队行军、打猎时王旗的旗杆。而今的耍中幡,已经演变成民间庙会中表演节目。

为何都讲玩“中幡”呢?其实,“幡”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3类。中幡竹竿一般在9米左右,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中幡净重30多斤,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既大小合体,又适合国人技巧和力量,所以,耍中幡也就传开了。

比较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桥中幡是老天桥的传统技艺,天桥“宝三”的中幡最有名。天桥中幡已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举刀拉弓】“举刀拉弓”杂技表演艺术从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历经四代长盛不衰,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古朴、阳刚之美的艺术造型,表演动作威猛、难度大、极富有艺术性和欣赏性,一招一式无不展现出中国人民气吞山河的民族英雄气概。

庙会中的拉弓用的弓是硬弓。艺人在表演这个节目前,会请观众中力气大的人进场试拉。试拉者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多只能将弓拉开一半。艺人却能将弓轻松地拉开,还能左右开弓。据悉,第一代创始人张宝忠(1895年—1979年)能同时拉开四张弓。庙会中的举刀也是显示臂力的节目。所用大刀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差不多。张宝忠能用双手、单手将刀平托起,也能用单手将刀竖着举起,还能把一二百斤重的刀舞动起来,连“背花”都能耍。

【滑稽戏】老云里飞原名庆有轩,又名白庆林 ,原是京剧演员,据说因光绪、慈禧死后,“国丧”期间不准唱戏,生活无着,他才到天桥卖艺。他的武功很好,能翻能打。他的“跟头”在空中翻转一圈落地,京戏舞台上称之谓“云里翻”。他演唱时既没有服装、盔头,也不化妆,只有一顶用纸烟盒糊的帽子和一件大褂。他一个人扮演几个角色,连说带唱,用语诙谐、幽默,表演夸张滑稽,常常引起观众的笑声。

【抖空竹】空竹是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以竹木为材料制成,因中空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也有称之谓“天皇皇”,包括另一种类似空竹,但是在地上倒置着转的叫“地皇皇”。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空竹也是北京民间玩具之一。德子是光绪年间人,因生活困难,就到天桥市场撂地,表演空竹,他研究出很多招数,因此称他“空竹德子”。据说单头空竹就是他的创造。后来有个叫常立全的,不仅抖空竹,还抖嘟噜(黑陶的长脖、大肚的盛酒容器)、壶盖等。

【硬气功】硬气功特技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武术中珍贵遗产之一,古以“功夫”称之。自古至今,武林界各拳种各门派均保留着高深的硬气功绝技。像气功功法中的银枪刺喉、油锤灌顶、腹顶钢叉、刀劈肉体等等。旧时天桥表演硬气功人很多,而朱国良弟兄表演“油锤贯顶”闻名京城。

而今北京庙会上,也有艺人表演硬气功。还表演“睡钉板”,即将钉尖朝上的木板平放地上,演员脱光上衣,仰躺在钉板上,胸前放一块石磨扇,另一人用大锤敲击磨扇,将它打碎,而表演者前胸后背均无恙。

【崩铁链】就是用铁链将演员上身紧紧捆住,然后运气将铁链崩断。捋铁条,就是将手指粗细的一根铁条弄弯,放在火上烧红,然后用手将它捋直。咬铁条,就是把一根筷子粗细的铁条烧红,然后把一头放在嘴里一段一段地把它咬断。

旧时天桥的马元凯表演的“崩铁链、捋铁条、咬铁条”等享誉京城。而今天桥杂耍已经走进了京城庙会,值得饱尝眼福。

 

(3)艺俗:民间艺术展

      北京庙会上,民间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这是大众生活的民间艺术。主要有“鬃人、吹糖人、画糖人、毛猴、塑糖人、兔爷、绢人、剪纸、彩蛋、风筝、面塑、拨浪鼓”等,也有民间艺术大师或传人在现场制作,透过这些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北京文化。

【泥塑】“兔儿爷真叫神,大红帅袍穿在身,将军铠甲金闪闪,背插靠旗好威风”。这是一首老北京的童谣,反映旧时北京泥塑玩具的炫丽多姿,写出当时儿童对泥塑玩具的喜爱之情。泥娃娃、泥公鸡、泥响猫、泥果果、泥饽饽等等都是旧时北京庙会畅销品。其中,“兔儿爷”是最走俏泥塑品了。在京城百姓心中,兔儿爷是位受人尊敬神仙。

泥塑传统工艺品种很多,有奉孙膑的,常捏些泥人泥马,在泥沙堆成的盘上对阵;有奉女娲为祖,捏些女娲娘娘。泥塑脸谱也是深受人们喜爱并有着鲜明特色的艺术品。

【绒制品】绒制品的原材料是蚕丝。生丝染成各种颜色后铺开,用细铜丝按大小不同的规格夹牢,再一条条地剪下,将剪下的一条条绒条用搓板搓成粗细不等的绒条,再慢慢用钝刀割出绒来。割出毛茸茸的绒条,可以扎、缠、捆、卷成不同形象的绒制品。制造工具只用剪子、镊子、小刀、锉即可。旧时北京,有很多家这类铺子,大多是前店后厂,较著名的有“瑞和永”“东胜永”“鸿兴德”等几十家。每逢京城各处庙会,绒制品会占庙会商品很大份额。京城老少爷们、姑娘、媳妇们都爱在花摊上买一两件中意绒制品,图个吉祥喜庆,以鸡、禽、鸟、花类占的数量大。

【面塑】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进颜色,捏出各种人物、花鸟鱼虫等,是种小巧的观赏、陈列品。面塑艺术是受战国时期的“俑”和汉代木偶等民间工艺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了当时北京面塑盛况:“七月,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钱,挂田禾之上,号曰挂地头。”。在民间,面塑是婚、丧、嫁、娶等风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艺品。

老北京的白塔寺、护国寺、东岳庙以及蟠桃宫等较大庙会上,常有许多捏面人的,他们用蒸熟后着色的面团当场捏塑小娃娃、各种动物或戏剧人物等。北京代表人物“面人郎”郎绍安、“面人汤”汤子博。

【鬃人】鬃人的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鬃人本身是一种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艺术品,又是颇有情趣的北京民间玩具,其制作方法是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用秫秸做身架,絮裹棉花,外罩彩衣,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北京鬃人主要表现京剧“八大锤”“三岔口”“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兵刃对打的场面。北京鬃人在清末曾盛行一时,著名艺人是王春佩、王汉卿父子。1915年,北京鬃人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

旧时,北京鬃人由老艺人王春佩独家制作并经营,在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城里庙会上出售。由于鬃人具有独特的民间色彩和戏剧情趣,因此对观赏者很有吸引力。

【毛猴】毛猴作为一件民间工艺品出现在北京,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那时,北京有位人称“猴汪”的汪姓艺人,专门制作毛猴,用毛猴来模拟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作品有“推小车的”“卖冰糖葫芦的”“挑剃头担子的”等,把制作好的毛猴粘在小纸片上,拿到庙会上出售。

其实,毛猴是用蝉蜕和玉兰花骨朵制成的一种三四厘米高的工艺品,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是一种供人们玩赏的精巧手工艺品。制作时用带有绒毛的辛夷做身子,截取蝉蜕的头和爪子粘连上去,便能创作出千姿百态、别有风趣的毛猴来。

【绢花】绢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记载。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绢花在我国宫廷和民间婚、丧、寿诞、节日等风俗活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北京的绢花又称“京花儿”,是老北京手工艺品。从元到清末,大批绢花艺人涌入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制作绢花中心。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就是因生产和销售“京花儿”而得名。

【拨浪鼓】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汉族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鼓身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竹的,还有泥的、硬纸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

很多反映老北京市井民俗的书中都有关于拨浪鼓的描述。其中《燕京风土录》中写道:“打小鼓就是收旧货的。”而今,每年在逛庙会的时候依旧可以看到许多卖拨浪鼓的摊子。

【风筝】又称“纸鸢”,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削木为鹊乘而放之的记载。古时风筝多为战争服务,成为一种有效通讯联系工具,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娱乐工具,最早见于宋代画家苏汉臣的绘画作品中。到明、清时期,每逢清明前后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去放风筝。

老北京风筝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风筝哈”,代表作是大沙燕;二是“风筝金”,代表作是“黑锅底”。旧时,在厂甸庙会上专售各种风筝,有两三丈长的大蜈蚣,大龙井鱼、大花蝴蝶、大沙雁、黑锅底、瘦腿子等,均做工精细,色泽鲜艳,挂满墙壁,任人选购。

 

(4)食俗:风味小吃

     当今的庙会是各种小吃最集中的地点,煎、炒、烹、炸、蒸、煮、焖、烤,各种烹饪方法制作的百种冷、热、生、熟食品,色、香、味俱全,食肆之问各种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加上翻炒声叮当作响,幌匾装饰和工具食器各异,令人在遍尝美味之时,还大饱了耳福和眼福。

在庙会小吃中,除了有“便宜坊、力力豆花庄、都一处、功德林、天兴居、锦芳、御膳、月盛斋”等北京特色小吃外,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如烤羊肉串、菠萝饭、宁波汤团、过桥米线、福州鱼圆、担担面、酸辣粉、竹筒饭、烤鱼、山东煎饼、羊羯子、炒疙瘩、炸臭豆腐、炒河粉等等。随着生活的变化,庙会小吃品种不断更新,如过去的茶汤新增添了奶油、巧克力、草莓等多种口味;油茶系列多了诸如橘子、菠萝、椰子、莲藕、黑芝麻等品种。越来越多的洋味食品也加入到庙会小吃的行列,如韩国烧烤、比萨饼、印度抛饼、奶酪等等。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冰糖葫芦,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历史中早有记载,大清年间各地盛行,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老少皆宜,它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这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铁板鱿鱼】铁板鱿鱼是用铁板煎熟后,再用铁铲将鱿鱼切段,然后撒上特制酱,香辣鲜嫩的铁板鱿鱼就做好了。许多人都是双手各拿一大把鱿鱼,伸长脖子大口大口地咬,虽然吃相不甚雅观,但是烤鱿鱼确实非常可口。

【打油茶】油茶是用牛油或素油将面粉炒熟,放上糖,用滚开的水一冲。油茶有所谓“八宝”之说。其实就是加上山楂条、青红丝、葡萄干、核桃瓤、瓜子仁等一些果料,使之香甜可口,别有风味。

【臭豆腐】臭豆腐是一项流传于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发酵制品,但在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当大的差异。臭豆腐分臭豆腐干和臭豆腐乳两种,都是相当流行的小吃。臭豆腐乳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亲赐名御青方。在北京庙会上,有老北京臭豆腐、长沙臭豆腐,炸臭豆腐的摊位也是颇受欢迎。

【炸灌肠】炸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庙会上可以买上一小碟炸灌肠,趁热乎吃可以暖心。

【羊肉串】羊肉串以新疆烤羊肉串为代表的普及性烧烤,基本是属于大众食品,有街头夜市的烧烤摊和烧烤和自助野炊种三种方式。羊肉串的生意在庙会上很火。“卖羊肉串哦”的吆喝,加上这羊肉串十里飘香的味道,让许多人争抢买上几串品尝。

【酸辣粉】酸辣粉是重庆城乡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小吃,由于价廉物美,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北京春节庙会上的酸辣粉摊位可以说也是多得铺天盖地。

【蚵仔煎】蚵仔煎是台湾、福建等地的特色小吃,口感香脆,内馅香滑。关于其起源,据传,1661年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时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台湾的小吃。不过,大陆出版书籍,却有将蚵仔煎列为福建小吃记录,这是另一种起源的说法。

 

(四)

想想:庙会文化路在何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庙会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它的兴起与寺庙、道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它的存在、发展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伴随着我国民间信仰、商贸、文化等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更好地了解庙会的起源发展,挖掘它的文化内涵,研究它的发展走向,才能使庙会文化更加凸显它的传统意义和当代价值。

      眼下,中国迎来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新时代,随着文化的交流和兼容并举,各地文化已在传承创新中趋向融合。从北京庙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信息的时代、在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传统的京味庙会文化特点已经变淡,北京的文化正在发展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组成部分。庙会文化也属于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传统的庙会文化而言,如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健康有益的庙会文化活动,这也是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如今的庙会文化,就像春晚一样已演变成春节期间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活动,呈现出新的活力。(2017年1月2日艾君草于北京天为堂)

 

【附:关于过年一些话题】

    【◆春节与立春本是同一节日】纪年的改变以及节俗的变与不变,让“大年、元旦、立春、春节”以及生肖属相也就变得复杂了。春节与立春也就出现了时间上的经常错位。春节与立春本是一个节日,现在被拆分成为两个节日了。现在的立春节只成为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详见◆《艾君:为您揭开“立春”与“春节”一变二的原因》

    【◆年货都有哪些内容或习俗呢?过大年前为何先要过小年?】民间为何有糖瓜祭灶习俗?北京民间为何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老北京备年以及年货市场是怎样一种情景呢?老北京“五大类”年货都包括啥?“祈福避邪类”年货为何很重要?年货为何会发生变化?能不能变?传统办备年货的习惯会被取代吗?腊八节难道是佛教节吗?国人过小年为何要祭灶?年货与年味儿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理性看待年货的变迁呢?现在网络上关于年与春节、年与年货、备年货的时间与年货内容以及小年与“祭灶节”的关系、老北京备年货的内容与年货类别的界定都比较混杂,今儿,艾君就与大家一起聊聊这些话题或许你会从这里得到一些启示。详见◆《艾君:为何说年货里承载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影子?》

    【◆年味儿消失了吗?年味儿淡了吗?】过节返乡热根源来自何处?为何年俗也应有时代性?我为何说春晚已成新年俗?回乡过节的面子消费反映了什么?年味儿到底是什么?今日过年形式为何众口难调?放鞭炮习俗要不要守护?对年味儿理解为何也要与时俱进?为何还要过小年?年货年味儿有哪些新内涵?压岁钱味儿为何会变异?为何拜年方式多样化也是年味儿?等话题。详见◆《艾君:春节前后一些民俗现象的认识和观点》

    【春晚已成春节间的新年俗】关于春晚,艾君十年前曾说过,“春晚”是CCTV春节晚会的简称和俗称。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由央视打造出来并诞生在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春节文艺晚会这种文艺形式中的变异儿。记得前年艾君在接受《南华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客观看待“春晚”,其发展到今值得珍爱,它已成为除夕夜的种习俗,适应了现代人对文明生活之追求。央视春晚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艾君在接受一些媒体采访时多次强调过,“春晚”发展至今,其已不仅是除夕夜一台普通电视文艺晚会,而成为全球华人追求团圆.和谐.进步.吉祥的节日盛典,承载着传播主流文化历史重任。艾君认为,春晚作为改革开放后最具时代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不仅创造了中华民俗文化奇迹,也打造出中国电视传播时代文化的神话,丰富补充着春节的民俗内容。进入而立之年的春晚,公众心理出现波动属正常。无论如何,春晚是要看的,就像大年三十吃水饺无论喜不喜欢还是要吃几个,春晚也如此已成为除夕之夜的一种新民俗。

    【年味儿是一种情怀】2013年2月4日艾君在接受《香港商報》采访时说过,要改变对年味儿的恋旧理解,赋予新的年味儿内涵,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善忆过去谈年味者往往是老人恋旧梦,也有些守旧学者复古心里。其实年味儿只是种形式。当今人们对文化需求已发生变化,切莫一味儿守护在传统字眼里忆旧,对其理解要与时俱进,让过年莫成模仿古人生活的表演。

    【今日过年形式众口难调】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必定有春节,它的符号意义早已超过了现实意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年味,但对于我们的春节,回家是不变的信仰、亲情是永恒的主题,而团圆是不变的形式。2014年1月22日出版的《佛山日报》抛出了年轻人在思考的话题。文章引述艾君观点:春节是个真正悠长假期,让人在忙碌喜悦中感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习俗里传递脉脉温情。众口难调很正常,不必去拘泥于传统年俗,可以发挥想象以现代娱乐观来“新过年”。艾君曾说过,面对不少人抱怨的“年味儿变淡”时,我们不妨创新的过年形式,来个“新过年”。在承载不变的“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过年内涵和主题下,以各种过年形式将亲情乡情全都融合其中。

    【放鞭炮习俗要不要守护】烟花爆竹近十年争议不断,这一习俗何去何从?春节放不放鞭炮?一边是节日燃放鞭炮习俗,一边是严重空气污染,春节放鞭习俗到底要不要守护?艾君在2013年2月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倡导生态文明.低碳生活.绿色环境的今天,放鞭炮这一旧俗已不适应社会文明发展需要了,理应成过去式。过年追求是年的内涵和主题,在社会文化需求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找回年味儿要改变对传统年味儿的恋旧心,赋予新的内涵,这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理念。2014年1月23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再抛此话题。从禁到解再到今天众多民众呼吁禁。该报记者采访艾君时我之观点是,一种民间节俗形成发展,离不开这个时代劳动生活或社会发展质量。对文化质量评价会随社会科技和时代文明发展而发生变化。穿越历史经纬,人类对延续的旧俗评价都会发生变化,民俗也具时代性的,过节放鞭炮习俗当今看叫陋习不过分。从当今社会发展角度看,春节民间放鞭炮不仅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在放鞭炮的时候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火灾伤人现象频繁。既然这种民间习俗对己对社会有百害无一益,那自然就属于一种陋习了。但是已成习俗暂也不能一刀切,要城乡有别地区有别,要让一些民众观念上逐渐转变。政策上要科学,措施上要灵活,源头上要控制,意识上要转变,行为上要规范。要地区有别、城乡有别,该停则停、该关则关,该禁则禁、该限则限。

    【对年味儿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据网络调查显示:76%受访者认为“如今过年习俗发生了变化",有14%“很了解传统年俗”。2013年1月22日《德州日报-德周刊》刊出整版“年味儿”话题文章。赵书老师和艾君谈了各自看法,观点不谋而合:对年味儿理解要与时俱进。艾君认为,善忆过去谈年味者,往往是老人在恋旧梦,也有守旧学者复古心。其实年味儿只是形式。当今人们文化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年味儿不能守护在传统字眼里忆过去,对其理解要与时俱进,赋予它新的内涵!【赋予年味儿新的内涵】艾君碎语:每个时代不同,对年味儿所承受的内涵也不尽相同。那么,赋予年货的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节日是一种文化,是有具体内涵和品质的。开放的年代,人们对文化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过节其实更多地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内涵娱乐文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走亲访友或者请客送礼崇尚一种吃喝饮食文化。所以要找回节日文化时代性,不是一味地去复制追求传统性!但年货的变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状况、人民生活的状况、人民对节日文化追求的情况。

     【寻找新的方式“新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红火的“年货经济”掩藏不住变淡的“年味儿”。如今的我们,是应该仅仅“过新年”,还是找一个新的方式过年?”针对这一话题,2013年2月新华社记者采访艾君时,艾君认为,传统春节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悠长假期,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的仪式里,传递脉脉温情。众口难调是正常的,不一定拘泥于传统年俗,可以发挥想象,以现代娱乐观来“新过年”。另外,喜欢传统年俗的人,可以逛庙会,或者找一户农家小住,和主人一起贴春联、打年糕、磨豆腐,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年。“新过年不仅不应该丢弃传统的过年习俗,还应该继续将其发扬光大。比如,过年贴春联、讨口彩、祭灶神等习俗,不仅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还强化了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值得被发扬光大。”但无论方式怎么变化,它追求“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节日主题、享受亲情的本质都不会改变。“其实,春节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变成任何你喜欢的样子。”[见2013年2月2日新华社专电题《“年货经济”红火难掩渐淡“年味儿”》]

     【年货与年味儿要发展眼光看】2015年2月2日《齐鲁晚报》以四个版的篇幅向读者展现了今昔中国年那些“吃的.用的.穿的.戴的…”“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年货”和“记录岁月里的年味儿”…针对如何看待“年货与年味儿”的时代变迁,艾君在接受该报记者赵清华采访时谈了自己观点。文章说,很多人却发现这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如何做才能守得住这份传统气氛呢?为此,著名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表示,“节日是一种文化,是有具体内涵和品质的。开放的年代,人们对文化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过节其实更多地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内涵的娱乐文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走亲访友或者请客送礼崇尚的一种吃喝饮食文化。所以要找回节日文化时代性,不是一味地去复制追求传统性!”要以发展眼光辩证去看,则会发现实际没有变淡而是被别的形式或者方法所取代。

    【拜年方式多样化也是种年味儿】2013年2月9日,新华社记者采访艾君谈了关于拜年的话题,艾君认为,早期拜年主要是晚辈向长辈行礼问候,当然中华之大、民族众多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从过去走亲访友拜年到后来的电话、短信拜年,如今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发展,又多了微博、微信等拜年途径,拜年方式越变越多,但不变的是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过去中国人拜年往往需要登门行礼,或叩首或拱手,同时要说“过年好”“恭喜发财”等吉祥话。叩首一般对师生关系、亲缘关系中的长辈,而拱手通常是平辈。在我国农村有些地区,过年前一天,还要到祖先坟地去烧香烧纸、放鞭炮喊几声请老祖宗回家过年。

    【属相到底如何算?】龙年艾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讲过,尽管民俗界关于年传说很多,但艾君个人认为,年起源应与传统历法纪年有关,即年尾庆贺而兴起的节俗;而春节应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即春天之节,就是说以前立春和春节是一回事,因纪年改变让现在春节与过年成一回事了。严格意义讲生肖与《黄历》密不可分,但存在争议。今日,因为阳历和农历的新年日子错开,所以每年阳历新年之后、农历正月初一之前或者立春之前,这一段的孩子该属啥,历来有些不同的说法。一是,立春派:立春才是“岁首”。二是,初一派:节气不是年历。三是,元旦派:让自己有两种选择。四是,自选派。龙年艾君在《初一至十三出生孩到底属兔还是龙?》文里明确说过,生肖是从立春算还是从正月初一算学术界、民间还存争议!民俗即民间习俗,民俗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就把生肖当成人生的吉祥物吧,到底属啥也莫陷专家之争中,由家族老人按照祖辈家传习俗选择即可!从学术上讲,艾君可算是“立春说”推动者(《黄历》是24节气日期表,主宰每天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但艾君倡导民俗具有时代性,时代变革、历法等纪年和生活方式变化会带来习俗变革);若从民俗看,艾君则提倡“自选”,即根据家族老人及当地习俗来确定即可。

    【“压岁钱”本意在发生变革】2013年2月6日,新华社记者采访艾君谈了关于压岁钱变迁的话题。艾君比较详细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以下是艾君的观点:我们通称的压岁钱又叫“押岁”“代岁”“岁岁”钱。压岁这种传统习俗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时代变了,压岁钱没有具体的方式了,可以说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只要没出正月,随时长辈都可为晚辈分送压岁钱。艾君认为,从我国民间习俗看,此钱是年长给年幼的。晚辈向长辈拜年后,长辈会发给岁钱,因“岁”与“祟”谐音,以压邪祟树人品,意味着可以平安度新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艾君看来,今日民俗传承发展过程中,渐淡漠了原意,只是认为喜兴、吉利、爱抚和热闹,有的甚至也夹杂了一些世俗的东西,或者老人、长辈把它作为一种对孩子(未成年人)的资助在里面。因为伦理观念的淡漠,在有些年轻人眼里,过年时,晚辈把送给老人的钱,也叫“压岁钱”。实际上,晚辈给老人钱一般叫感恩“孝顺钱”。不过,也不必介意,我们也可以直意“压岁钱”,岁,就是年岁、岁数,晚辈给老人的“压岁”,意在期盼老人少长一岁健康长寿。从一定意义看,艾君认为,现代压岁钱的施与取,更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气氛。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我国民间习俗,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而是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年夜饭应在谁家吃?她还是他?】“除夕晚上,你在谁家吃年夜饭?”“该陪谁的父母过年?”2013年2月新华社记者采访艾君时,艾君谈了自己的看法。2013年2月9日新华社电文《年夜饭去哪里吃,他妈家还是她妈家?》里说,“在北方很多农村过春节还有些禁忌,出嫁的女人是不能在娘家守岁的,女人回娘家以及走亲访友都有固定的内容和时间规定。如果年轻夫妻去女方家过大年,这是伤风败俗的事情,会受到村民的非议。”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说。正是这些“非议”成为父母不能“丢脸”的理由,“必须带媳妇回自家过年”成了一些男方家长和丈夫们眼中的“天经地义”。如果双方能换位思考一下,面子问题是不是比和和美美过春节更重要?其实,“去谁家过年”明明有诸多解决方案。“这是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兼容并举的时代,具时代性的文化一直在发展,春节文化更应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与时俱进地看待各种问题。”艾君说。

    【节日消费为何趋向科技文化味】“春节近,互联网红包战已在酝酿,今年春节要在一轮轮红包战中欢度。”与此同时“春节文化产品线上销售趋势正在兴起,非物质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对此变化,艾君与人民大学孙郁教授谈了各自观点。文章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认为,所谓的年味淡了,实际上是年过得粗糙了。年味其实就是人情味,只要人情味不变,形式变化是习俗的常态。”而“民俗专家艾君呼吁要对年俗形式变化有更多宽容。‘我们不一定要断定年味一定是减少了,事实上这种新生活.新年俗可以看成是一种年味的流转,从乡里乡亲转移到城市空间,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传统需要传承,不必过于恋旧。”(据新华社2015年1月28日电《新沟通媒介下的年味流转》)

    【购年货实体店与电商你倾向谁】2015年1月24《德州日报》刊文《年货战一触即发,商场、电商卯劲发力》说,近日一些购物网中国结.红灯笼等元素尽显。同时,新年元素也开始装扮德州商场超市,年货促销欲出。文中对新旧年货对比后通过两种购物形式采访认为“各有拥趸”。文章最后说,“‘年货购置方式及品类的丰富,让消费者购置年货时有了更多选择,从根本上还是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购置年货过大年都是一种幸福。’著名民俗专家艾君对记者说”。

    【过节返乡热系来自亲情和乡愁召唤】艾君说过,“声声亲情的呼唤,有时间带上孝心回家看看母亲。”记得余光中的《乡愁》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2014年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采访艾君谈起中国人过年返乡热话题时,艾君认为,“中国人春节回家的急切源自亲情和乡愁召唤”。(见1月31日新华社电文《中国年维系城镇化浪潮中的乡愁》)艾君感言:你感受到过年的乡愁吗?母亲在那头望月等盼,你在这头数着归期;声声亲情的呼唤,带着你丝丝乡愁的迷茫,让你在挂牵中匆忙赶上归途-回乡过年。

    【回乡过节,面子消费是否该消肿】每逢佳节“被吸金”节后工薪族变“节缩族”。因节间好面子消费,节后一些工薪族不得不精打细算,甚至过“吃泡面”日子。这折射出部分民众畸形消费观。针对面子消费现象,艾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了自己看法。艾君认为,“这折射出部分民众畸形的消费观,想要给面子消费消肿,关键在于转变认识和心态,实在做事踏实为人,还原节日团圆的应有之义。过年回故乡、与亲人相聚,不能被华而不实的东西所累,而要充分享受亲情友情,这才是节日团聚的应有之义。与其‘大手大脚过年,紧紧缩缩上班’,不如带着‘感情’回家看看。”(据新华社2014年2月8日电《“每逢佳节被吸金” 节后“工薪族”变身“节缩族”》)

    【年轻人回乡过年因何怕“拷问”】2013年1月27日新华社专电 《回乡年轻人的过年心态:不怕"春运"怕"拷问"》。文章说,近日,一条“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配图微博引发了线上线下的热烈关注,其强烈的贴近性、写实性引发了20多万网友参与讨论。快过年了,许多在外求学、工作的年轻人想回家团圆,却又害怕面对来势汹汹的“春节大拷问”。针对此现象,艾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网络平台无形中也放大拷问的负面情绪。文章说,“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认为,拷问年年有,今年的牢骚特别多,社交网络功不可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成长、成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集中讨论的平台,无形之中也放大了年轻人对于拷问的负面情绪。”艾君认为,两代人的观念差异是引发讨论的根本原因,长辈应该改变对下一代的关心方式,少一些长辈式的指导,多一些平等的交流;年轻人应该体谅包容长辈的关心之情。同时,艾君还认为,长辈对于婚恋问题的关心折射了中国社会的人情厚度,相比西方社会的人情淡漠,倒觉得这些唠叨很温暖。所以,对于网络话题,应该多一些理性探讨,少一些抱怨。艾君碎语: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伦理处世文化可以理解。这也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亲情伦理关系的双重性,更注重外在的表现,即“近”在表面而“远”在心里。无论关系亲疏、辈分大小、年龄长幼在其家族中都存有一个似乎只有问长问短才是关怀的理念。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