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为AI制作)
东华门周边一些地名难道与清时上驷院有关?
—从探源“草垛胡同”的来历说起
作者:艾君
在京城数以万计的胡同中,这条位于中轴线属东华门街道名不经传的“草垛胡同”,却串起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名人往事……
关于草垛胡同名称来历,笔者艾君在资料里没有查到。但笔者认为,肯定是与“草堆、草垛”有关,而草垛是指堆放整齐的草堆。顺着这样思维,心想:古代这里为何要堆积草料呢?
顺藤摸瓜,开始挖掘这周围的历史轨迹。其实,东华门周围确实与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明清时,紫禁城东华门内文渊阁后不远处,坐东向西的一处院落叫上驷院,而上驷院最初叫御马监。
(照片为AI制作)
史料记载,明代的御马监在明宦官机构中是设置较早的一个官署,由太监掌管,主要管理皇帝用马,还包括管理分布在全国各地养马草场。而清朝的上驷院则是专门管理皇帝御用马匹的部门。皇帝马圈一般分内外两类,紫禁城内的称为御马厩,所养马匹是供皇帝出行驾乘及仪仗所用。而外马厩其马匹多为皇帝围猎时所骑乘。据悉,东华门门外曾设有下马碑石,门内的金水河是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
(照片为AI制作)
从有关史料看,这周围不仅有条“草垛胡同”,也真有条“马圈胡同”。文字记载,草垛胡同本属皇城,光绪后改名“草垛胡同”。从1949年地图看,草垛胡同东面、银闸胡同南面有条胡同就曾叫“马圈胡同”,后也用名“骑河楼北巷”。“马圈胡同”,顾名思义是饲养御马之处,这也正是清时上驷院(御马监)养马之处。
从今天叙述看,“草垛胡同北起北池子大街,南止骑河楼街,东有银闸胡同。”笔者想:当年“骑河楼”是否也与马有关呢?史料里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历史看,清时文武官员上朝或入宫觐见基本是进东安门、从东华门入宫。而东安门内有御河,河上有石拱桥,名为东安门桥。因为进宫见皇帝者常走,故又称“望恩桥”或“皇恩桥”,而骑河楼与望恩桥同在御河上,位于望恩桥北。由此看,难道骑河楼曾是下马过桥之地?没有资料说过。而今资料大都这样叙述:骑河楼在故宫东侧偏北,1921年出版的《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标为“骑河楼”。新中国成立后称“骑河楼大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承侯大院并入,改称“骑河楼街”;同时将南北两侧与之相交的两条胡同改称骑河楼南巷、骑河楼北巷。一些史料里也只是说“宣统时称骑河楼,民国时沿称。”对为何叫“骑河楼”没文字记载。笔者思:“骑”字早见甲骨文,本义为跨马、骑马。若以此考究“骑河楼”还或许与马有关。
(照片为AI制作)
如今骑河楼已不见御河桥楼,而是北京妇产医院所在地,而这所医院的地址则标为北池子大街骑河楼。笔者对草垛胡同北的北池子产生兴趣。据说,北池子清乾隆时称北长街,宣统时改称北池子。北池子名字肯定和水有关,因为旁边还有个银闸,难道这里曾是蓄水池?建池何用呢?会不会也与马有关呢?譬如,“洗马池?御马池?”之类,笔者没找到文字记载。
(照片为AI制作)
我国近代史学家、方志学家张江裁在《燕京访古录》里提到东华门也仅说,“东华门内御马监南,为元时之御水河,今已划平为地,土埋有白银铸水闸一座……”而银闸地名至今用称“银闸胡同”。今在介绍银闸胡同时说,“呈南北走向,两端曲折,北起五四大街,南止北河沿大街,东邻沙滩南巷,西靠草垛胡同。”此处提到了“草垛胡同”。
(照片为AI制作)
以上考究,笔者艾君认为,草垛胡同来历是堆积马用草料之场所。因为明清时,东华门内曾设御马监、上驷院,而清朝上驷院正位于东华门内文渊阁后坐东向西的一处院落,这周围有堆积马草料之场所也就很自然了,草垛胡同也许因此得名。(节选自社会学者、民俗学家『艾君.寻找中轴线上草垛胡同的一些往事[J].工会博览,2024(08):37-40. 』一文。该讲稿主要内容包括:寻找北京的“草垛胡同”、“草垛胡同”之名探秘、草垛胡同串起新中国艺术的足印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