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年”“元旦”“立春”“春节”“生肖”之间历史发展关系
2024-02-15 10:55:38
  • 0
  • 0
  • 5
  • 0

      ●“元旦”与“年”被分割开来●“年”“立春”与“春节”之间分分合合●“立春”与生肖(属相)之间的关系,确定生肖方法●现在春节和年合二为一●现在“元旦”与“过年”被拆分开来●春节与立春被拆分为两个节日【注:此文系民俗学家艾君『我们的节日系列讲座』讲稿内容节选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年”“元旦”“立春”“春节”“生肖”之间历史发展关系

作者:艾君

         中国民族众多、地域广宽,呈现出文化多样化和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所以中国是文化大国,文化博大精深,民俗丰富多彩。在一些流传于民间的节日上,往往内涵丰富和外延很大。

说说:“年”和“岁”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中国民间节日--年。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有过年习俗,但对于传统农历年的理解,史学民俗界也不完全一致。

       首先看看那个流传很久家喻户晓、周所周知的民间传说--“年”兽的故事。故事说,在古代中国有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都会逃往深山,以躲“年”之害。有年除夕,当“年”兽进村时,一位老人突然燃响了爆竹,“年”兽听到响声、看到火光仓惶而逃。从此后,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过年”。民间故事毕竟是民间故事,故事编写很生动,其实是缺少科学道理,不能当成节日起源的依据。

       再看看甲骨文“年”。从甲骨文的“年”字看,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就是“年成”“收成”之意。也有的解释为,庄稼与农人,造字本义是将收成的谷物驼运回家。据现代历史学家黄现璠在其《古书解读初探》一书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 东汉时《说文解字》也说,“年,谷孰也。” 南宋时《尚书正义》引述孙炎也说,“年,取禾谷一熟也。”可见,从“年”字起源,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的“年”的产生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这或与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家有关。“年”字起源,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最早的年不是“岁首节”,而是“岁尾节”,也就是民间岁尾庆贺丰收、祈祷祭神祭祖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节俗,这也许是最初的“年”节。从此,也就有了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等历史说法。

年字的演化


        从史料和民俗分析看,最早的年不是“岁首节”,而是“岁尾节”,也就是民间岁尾庆贺丰收、祈祷祭神祭祖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节俗。史料记载,“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而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我们从历法看,汉武帝开始推行“太初历”,才有了正式统一确定在正月初一过“年”节俗。到了汉武帝开始推行“太初历”,才有了正式统一确定在正月初一过“年”节俗。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从殷商至清朝,“过年”又有“元辰”“岁朝”“元日”等多个不同民间称谓。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汉族民间推行遇阻,民间延续下来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一直到现在。不过,有人认为,“年”的概念,最初来自上古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于是,认为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后来引申为年节的简称。但笔者艾君认为,这种说法与“年”字的产生似乎并无直接关系。如果按照地球绕太阳一周说,只能是汉武帝开始实行“太初历”后发展而来的节俗了。到底是先有年的称谓,还是先有年字的书写,这或许是找到年产生的依据,但似乎无法考证。

       不过,笔者艾君认为,既然“年”是民间节日,我们还是要从民间民俗去寻找过年的起源,相对比较合理!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 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所有民间节日和文化的形成都与农耕、农事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中国年的产生也脱不开这一文化背景。

       从甲骨文、金文看,是作为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甲骨文刻作为人负禾之形,会谷熟收成之意。而《说文解字》对汉字“年”的本义作的注释是“ 年,谷熟也”。可是,中国现在过年是在腊月末、正月初的岁尾、岁头阶段。此时,不是谷熟季节,似乎是时令与“年”本义不吻合又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由于中华之大、民族众多、气候有差异、庄稼成长周期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中国纪年历法的多次修改,古代中国又长期出现合合分分,为中华大统一起见,把民间的“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修正为相同周期了。譬如,据文史记载,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曾把“过年”变成过“过岁”。而在西周的民间,也曾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但这时的年,都没有固定在某一天。到了汉武帝时期,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这也许就有了“年末岁尾”之说。

        由此可见,最早的过年是“岁尾节”,也就是民间岁尾庆贺丰收、祈祷祭神祭祖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节俗。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和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岁”

       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其说不一,一说指岁星(木星),一说指割。从民俗考究,岁的甲骨文字形是由割创加上逃去组成。本义为远古年终祭祀时对逃犯斫足的酷刑。金文字是承续甲骨文字形演变而来。随着字形改变,岁字本义消失,引申借代为12个月,一年。

         关于“岁”在古代木星的含义。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称十二星次(星空区域)。古人根据木星在哪个星次来纪年,所以岁有“年”“年龄”的含义。【这里的黄道,即天文学术语,是从地球上来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产生的。古人将太阳周年视运行线路(即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称为黄道。它是天球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它和赤道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因为地球自转轴与公转平面不垂直,所以天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不重合,两个平面有23°26'21的夹角角度(公元2000年测值)。两个平面的交角点就连牢春分搭秋分。地球望过去,北半球,太阳由南变朝北运动,就叫冬至。从该个场化朝东数一圈,0°到360°,就是黄道经线,月亮绕地球运行轨道(即“白道”)及各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十分接近黄道。】

岁的演化


        《尔雅·释天》【《尔雅》是辞书类文学作品,最早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作品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作者说法不一周公、孔子、子夏、叔孙通】:“夏曰岁,商日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里的“年”本指谷物成熟,所以谷物成熟一次为一年。“祀”是“祭祀”的意思,对祖先四时祭祀,祭祀一遍为一祀。“载”是“始”的意思,万物更新重新开始为一载。它们所经过的时间都是现代人所说的一年。不过《尔雅》所说的时代的分别并不绝对,周亦称“祀”,商亦称“岁”。古籍当中“年”“岁”用得较多,“祀”用得最少。

        而郭璞【郭璞(276年-324年),今山西闻喜人。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注:“取岁星行一次,取四时一终,取禾一熟,取物终更始。”也就是说,来源不同。“岁”本指岁星,它十二年行一周天,称十二次,岁星每行一次为一岁。《说文解字【卷二♦步部】》说,“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从步戌声。”而《律历书》名五星为五步。

      〖注〗这里的越历:经过。二十八宿:即古代把日月经过的天区(黄道)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叫二十八宿。宣遍:同义复合词。阴阳: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自子至巳为阳,午至亥为阴。”一次: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次者,日之躔次也。”躔(chán)次,日月五星运行时经过天空的某一区域。王筠《说文解字释例》:“起建子月,毕建亥月,岁星乃移一宫,十二年一周天矣。”律历书:指《汉书·律历志》。古代有五星说:水曰辰星,金曰太白,火曰荧惑,木曰岁星,土曰填星。

       

      那么,岁与年有怎样的关系呢?由以上分析可见,古人有用木星纪年的方法,称木星为“岁星”,称十二年为“一纪”,把它运行的轨道划分为十二份,木星每走一份,称为“岁星行一次”,正好是一年。然后人们又给每年配上了地支,地支又和生肖结合在了一起。就是说,年的概念起源于物候,岁的概念起源于天象。年的开始是正月,岁的开始是春分日。周代用历法是十九年七闰,设置闰月的目的就是使年与岁的时间相配。“岁”和“年”不是一回事儿!这正是古人所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理。在夏朝,确实称一年为“一岁”。在古代,年、岁、祀、载:四字又都表示“一年”的意思。然而,商人重祭祀,一年四季都有祭祀,当祭祀满一周时为一年,故称一年为“一祀”;周人是农耕文明,重视农业生产,故以表示谷物一熟的“年”字来代表一岁。“岁”和“年”是不同的两个民俗概念。

“元旦”“春节”和“立春”


       先看看元旦。关于古老的元旦笔者艾君20年来曾经在以往各博客发过不少文章叙述和分析过,在此不再详细说明。总的来说今日所说元旦,是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民俗节日,在中国为何仅仅百年历史。而古老的中国元旦又与现代所指的春节又是同一天……

         元旦是中华古老的民间节俗:“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即“颛【zhuān】帝以孟夏(孟夏:历法,初夏,指农历四月。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正月为元;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但其含义已沿用了4000多年。

          中国人过年习俗,古时候的年初一,叫元旦,也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岁朝、新正、首祚[指福,赐福]”等,但没有“春节”的称谓。元谓之“首”,旦谓之“日”,故“元旦”意即“首日”,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那么,年初一从哪日算起呢?在汉武帝前也是很不统一,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即,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即,指殷商时所用历法,殷历以冬十二月为首月,相当于干支历建丑)以腊月(即,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即,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即,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到汉武帝时,为了统一规范,才规定孟喜月(即,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也即夏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民间所讲农历或阴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即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可见,“元旦”的概念和理念来源于中华,但这还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元旦”节。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初步决定使用公历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过两个“年”,民间过年比较混乱,就把公历过年叫“阳历年”,那时,阳历过年也只是公职人员过阳历年放假的事,民间并不热。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正式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至此,元旦和春节才成为我国新的意义上的节日,阳历元旦也成为我国全国性的欢乐节日,也可以说是新的民俗节日,是一个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民俗节日。这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元旦”。可见,元旦和春节就是“继承转化创新”的节日典范。今天的元旦,我国除了传承古代节俗外,伴着时代发展,又增加了元旦“跨年习俗”和“元旦贺词”习俗,这些已成为华人喜欢的新节俗。

 

        再看看,春节与立春。我们看看春节。严格意义讲,最初的春节并不是民间节日,而是天象节日。这与清明节是一样的,这说明随着时代发展,节俗的诞生演绎,一些天象节日,也会变为民间习俗节日。我们上面说过,为了“继承转化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现在看,如果传统的年是“岁尾节”,那么传统的春节就是“岁首节”了。

        传统中国是农业国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是因农业农耕农忙农收而兴起的。立春就是“岁节”,旧时“春节”实际一年四季中为了春耕开始而庆典的节日,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开始的节日,所以“春节”旧时本为“立春日”或叫“立春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乃开始之意,意思是从立春这天起,就进入春季了,预示着春耕开始了,所以,古人相当重视立春,而在农耕开始时民间会举办各种庆典活动,“鞭打春牛”、祭祀春神“勾芒神”,以示春耕开始,“岁节”打春牛风俗汉代已有,王充《论衡》中已提到“立土牛”风俗,唐宋流行开来,一直到明清仍然盛行,因此,春之节的热闹非凡也自然形成了“春节”这一民间节俗。

        从历史看,中国历代正月的设定日期却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为改用阳历,区分农、阳两节,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上古时代,我国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雏形。文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就是说,上古时代以天象的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当北斗的斗柄指向寅[yín](东北)时为立春节点,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干支历年长为一回归年,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一节一气为一月,一年就是一个回归年,一共十二个月。相对阴历来说,它能稳定而准确地反映出我国中原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物候变化。

        由此可见,春节来历自然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即春天之节日,简称“春节”。这与民间所讲的立春为“春节”、立夏为“夏节”(也有说端午节为“夏节”)、中秋节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也就相辅相成了。也就是说,以前的立春和春节是一回事儿。

        其实,“立春”与“元旦”有关系。在古代是两个相邻很近的节日,前后天数相差不多,但大都不在同一日,如最近的1992年,立春刚好在正月初一,两节重合,而下一个重合要到2038年才出现。“年末岁首”,我们上面讲过,“岁”和“年”在古代是有严格区别的:从上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或从上一个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共365日,称为“一岁”;从上一个正月一日到下一个正月一日,平年354日,闰年384日,谓之“一年”。年末,一般就是大年三十(每年阴历最后一天,有时是二十九),岁首一般指每年阴历的大年初一,实际上就是古代元旦或立春日。

        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纪年历法的改变以及节俗的变与不变,让“大年、元旦、立春、春节”以及生肖属相也都变得复杂了。

        汉代时,随着推行《太阳历》,“春节”与“立春”本是一个节日,现在被拆分成为两个节日了,而公历的推行立春节也只成为公历推行后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上面我们说过,新中国成立前夕,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年前后,因此正式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这就有了现在意义上的春节,春节终于随着时代发展开始定型了,这也就是传承中的创新。从民国1914年开始,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阳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也称“元旦”。

        今天,我们所讲的大年,也就被泛指春节了,它成为了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而今在中国,春节就是指民间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即,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在史学界、民俗界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有诸多。

“年初”和“岁首”

        我们说过,既然“岁”和“年”不一样,那“岁首”和“年初”也不一样。年初我们好理解,即每年的正月;而岁首却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准,在立春。只是,后人“年岁”混用,也称年初为岁首了。譬如,古人常说,夏代以寅月【寅月又叫正月,是干支历中的第一个月份,节气从立春到惊蛰之间】为岁首,商代以丑月【干支历中的小寒至立春为十二月丑月】为岁首,周代以子月【大雪至小寒为十一月子月】为岁首。 【注: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惊蛰之日为一月即寅月,惊蛰至清明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种为四月巳月,芒种至小暑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为九月戌月,立冬至大雪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为十二月丑月。】

        岁首我们也称“正月”,但夏历的正月并不是“子月”,而是“寅月”,为啥要以寅月为岁首呢?古人的解释是“人生于寅”。同理,因为“地辟于丑,商代为何往前倒一个月,以丑月为岁首;因为“天开于子”,周代以子月为岁首。古人把选择岁首,称为“建正”,而把夏商周三代的历法称为“三正”。《史记·历书》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这就是战国、秦、汉时代盛行的“三正论”。建正意为阴阳历以哪个月建作为其一年中的第一月份的起始位置。月建,是指以十二支纪月。日南至(即冬至)所在的一个朔望月,北斗斗柄指子,所以是子月,在子月之后,顺次为丑月、寅月、……在子月之前,逆次为亥月、戌月……于是,夏代的岁首是寅月,商代的岁首是丑月,周代的岁首是子月。春秋战国之际,各国共流行六种古代历法,建正各不相同。在秦代相信有三正论,以夏、商、周三代的三正交替是事实,还杷它引伸起来,改以十月为年始。到了汉代,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因为夏历比较适合农业耕作的需要,农民耕作时还是以夏历为准,也流传到了今天。建正在阴阳历上的用法是这样的:当把农历的正月置于寅时,往后的月份依次排列,二月便和卯对应,三月和辰对应,其余类推。

       一般所谓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有人认为月建是指农历月的大小,所以有大建和小建的谬称。这是因为月建干支自古便采用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朔日为准。传统历书将月建记载在月名栏中,比如十一月大、建丙子。当这些标注被错误的断句变成“十一月大建、丙子”时就会导致谬误的出现了。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大统历

       再说一下年的开始有冬至与正月之说。有说一年的开始是正月,可历法的开始却是冬至,古人认为天开于冬至日夜半子时,譬如,现在北京天坛每到冬至日还有祭天大典,即为这一观念的体现。这就是民间节日与历法的使用不同而出现的歧义。其实,在北宋,沈括发明的新历,是不用闰月;不以月亮的朔望定月,而参照节气定月;一年分为12个月,每年的第一天定为立春,这样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900 年后,英国气象局用于统计农业气候的 《萧伯纳历》,其原理也与《十二气历》相同。沈括的历法虽未被采用,但立春为岁首却在民间流传。所以,古人把立春叫做“过春节”,而把正月初一叫做“元旦”,当政府规定正月初一为“春节”后,才有了现在意义的春节。

       说到这现行公历,有人发现,如果去翻万年历,不管哪本万年历,公历1582年的10月,在4日之后紧接着就是15日。那么,5日到14日这十天哪里去了?为何凭空消失了?其实,在1582年以前,西方使用的是朱里亚历(儒略历)纪年,1582年任职罗马教皇的格里高利将朱里亚历(儒略历)的纪年方式更换为新历的纪年方式,也就是现在熟知的公历纪年(又名“格里高利历”)但朱里亚历(儒略历)与公历之间有十天的日期差距,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便直接将朱里亚历(儒略历)的1582年10月5日,改为了公历1582年10月15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这十天的空白期。

        由此可见,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们对历法的认知都会是经过无数次修订的。自古中国是历法文化大国,我国见于记载历法就至少有上百种。今天的公历虽然比我国的农历精密很多,但仍有很多缺点。譬如,四个季度的天数不一样,每个月的长度不一样,大小月排列不规则,日期和星期之间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也许以后出现的“四季历”,会弥补了现行公历的许多不足。

关于立春与属相(生肖)

        属相到底由什么决定的?其实是立春,严格讲又是“岁”。

       上面我们讲过,年的概念起源于物候,岁的概念起源于天象。岁与干支纪年的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的。而传统“农历”则是汉代开始使用的“太阴历”,新年是以立春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而十二生肖自然以立春而定。

        生肖是和地支连起来一起用的。古人很早就发现,木星的运转周期大概是十二年。然后人们又给每年配上了地支,地支又和生肖结合在了一起。生肖属相的确认也靠“岁”而非“年”。在这不得不说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


         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十二月建

        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季、节、气、候,1年=4季=12节=12气=72候。又分为十二节(节令)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十二节(节令)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十二月建”的划分是以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干支建元,以寅开始。干支古历建元的起始在西汉著作《淮南子.天文训》中有收录:“天维建元,常以寅始,右徙[xǐ]一岁而移,十二岁而大周天,终而复始。”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è]…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尔雅·释天》)。

天干地支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即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讲:“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xǐ]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旋转一圈为一岁;四时成岁,起于寅、终于丑。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yǒu],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古人将立春定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岁节”。 所以以中国黄历是以立春确定生肖的是科学的。黄历是“传统农历”,它把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作为一年的起点,因此生肖应以立春为准。在中国古代都是这么定生肖。当1913年规定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才催生了“以正月初一定生肖”的民间习俗。在之前,农历大年初一称作“元旦”,立春称作“春节”,所以生肖应以立春为起点计算。如果以立春计算,公元2024年2月4日后出生的宝宝应属龙啦。

打春牛

        当然在民间也有初一派说法。有民俗学人士认为,把大年初一定为一年之首更为合理。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年历,确定何种年份,应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准。“在奉行公历的当今社会,如果我们在采用公历、农历的同时,再引入一套以立春为岁首的纪年体系,那么年份和月份会被弄得支离破碎,这就不太合理了。”目前,大部分人都是“初一派”。当然,也有元旦丁属相说法。

      不过笔者艾君认为,民俗就是指民间习俗,是具一定流行范围.时间或流行区域意识行为。而中国之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风俗都有差异和忌讳,再加上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纪年的多次更替变化,一个家庭完全按照原来固有的传统延续下来很难了,所以,生肖是从立春算还是从正月初一算学术界、民间还存争议。笔者虽然提出立春决定属相,也赞成立春确定属相比较科学。但同时认为,民俗即民间习俗,民俗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就把生肖当成人生的吉祥物,到底属啥也莫陷专家之争中,就由家族老人按照祖辈家传习俗选择即可!(本文作者系北京市职工文学艺术促进会副会长、民俗学家、作家艾君。根据其2015年2月1日后的一些讲稿或发表的文章整理于2022年2月2日北京释雅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