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招牌泛滥,是文化之福还是祸?
2014-02-10 02:43:40
  • 0
  • 0
  • 4
  • 0

   说心里话,当今“庙会文化”发展,只能用一个字-“乱或滥”。“乱”就是失去了庙会文化的本意,乱弹琴;“滥”就是春节间的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游园会等等都挂上个雅称“庙会”。到处都是“庙会”,到处又不像真“庙会”,充其量也就算是个“游园会”、“小吃会、杂耍会”。而今“庙会”的招牌似乎成了香饽饽,管它那里有没有过“庙宇”呢,我叫它是“庙会”它就是庙会。节日期间,这种乱打“庙会”旗帜搞活动之风,对庙会文化发展究竟是文化繁荣之福还是祸?



“庙会”招牌泛滥,是文化之福还是祸?

关于庙会文化走向误区的刍议

艾君/文

春节前后,针对节日相关话题或现象,俺先后接受了约摸十五六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尽管节前忙一些节后又回家看老人,但有如此多的媒体记者信得过,俺想,忙是一种快乐,再忙点就更快乐了。于是俺都一一满足了。

“有春节放鞭炮习俗问题、有回家过年现象、有春晚非议现象、有节缩族问题、有生肖问题、有节日消费、有孝心问题”等等话题。记得前几天,《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针对“北京庙会”现象问题采访我时俺就有些感言,今天刚好又看到北京“xxxx艺术珍品馆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的消息,于是促使俺产生了借博客把当今“庙会文化”发展的一些问题谈谈的想法了。

说心里话,当今“庙会文化”发展,只能用一个字-“乱或滥”。“乱”就是失去了庙会文化的本意,乱弹琴;“滥”就是春节间的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游园会等等都挂上个雅称“庙会”。到处都是“庙会”,到处又不像真“庙会”,充其量也就算是个“游园会”、“小吃会、杂耍会”。而今“庙会”的招牌似乎成了香饽饽,管它那里有没有过“庙宇”呢,我叫它是“庙会”它就是庙会。节日期间,这种乱打“庙会”旗帜搞活动之风,对庙会文化发展究竟是文化繁荣之福还是祸?如果几个民间艺人在一个博物馆里做技艺表演,同时销售几件产品也冠以“庙会”,这庙会可真是登上大雅之堂了,成为了博物馆里的收养品了。

也许俺糊涂,也许俺思维太旧,当今的时代难道只有戴上“庙“字帽,才会有春节文化味?才可称洋溢着祥和的气氛?才能显得大“雅”了?成为千古绝唱的“风雅颂”。俺承认,尽管“庙会文化“如今已演绎、内容也外延了,但是文化的创新可不是推倒重来,“庙会“这种文化,不能没有“庙门庙根”啊,无庙谈何“庙会”呢?如果当今社会的文化人都不按文化出牌了,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悲啊!

众所周知,庙会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传统的民间宗教活动,现在与“山会”一样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节日举行。也许俺才学浅显,无法正辩,但艾君个人认为,举办庙会,可不能忽视2个必备元素:其一,就像“山会”要有山,“庙会”自然也要有庙宇(或者曾经有过),“庙宇”通常是供奉神灵或纪念历史上名人或家族祖先的场所;其二,庙会要有祭神活动。没有这两个基本条件的庙会活动,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冒”了。类似于购物、娱乐、小吃等其他内容则仅仅都属于庙会的外延了,也可以视为庙会活动的附属内容,可有可无、可增可减。

尽管那些大学者、大学问家们把中国“庙会文化”挖的丰富多彩、无奇不有,甚至脱开了文化,片面描述为“中国集市贸易的百科全书”了。但俺不能不以自己的视角,以文化和经济的结合点,去看待眼下我国形成的当今人们对“庙会”文化的误区。

传统的庙会,就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宗教活动。后来,庙会演化成为了一种宗教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相融合的民间集会,应该是鸦片战争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我国农村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打破。也就是说,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发展,货物流通促使了经济文化发生变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我国商业的发展,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大体从1895年至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集市贸易出现了空前繁荣,数量在增加,功能门类也开始完备,我国的传统庙会这一宗教活动也在发展中逐渐融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在保留了传统的祭神活动同时,商家、艺人也抓住了商机,庙会活动开始增加了民间艺术表演和以及购物等市场贸易。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庙会活动基本形成了以“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融为一体的“庙会文化经济”活动。然而,文革开始后,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浪潮中,我国庙会活动也难逃幸免。因为“庙宇”通常是供奉神灵或纪念历史上名人或家族祖先的场所,是被冠以“封建迷信活动的场所”所以要推倒,传统庙会主元素、主内容是祭神活动所以要停止。因此,文革开始后,我国的庙会活动在中华大地基本销声匿迹了,也就说完全被禁了。

改革开放后,在一片复苏传统文化的新浪潮中,许多民间民俗活动逐渐得到恢复,全国各地“庙会”“山会”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景象,但都基本延续着“山办山会、庙办庙会”的传统习俗。近些年,为了加速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庙会文化活动成为了热点。本来已不复存在的庙宇、道观,又被人为复建、扩建,在多数传统庙会中,供奉香火的队伍摩肩接踵,从早一直到晚,祈求神灵保佑。正因为庙会的宗教色彩浓,并发展成为一种复合文化经济形态,具有两重性,所以,在大力倡导庙会文化时,不时有学者担心封建迷信糟粕对社会文明建设的负面影响,也有学者担心怕从而左右着社会受众的心理走向。

近些年来,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为刺激精神消费,一些地方领导、文化名人或商家,便产生了一种畸形文化思维。既要守护和看好“庙会”牌子,又要“变变变”,摇身一变,淡化宗教色彩、把庙会文化打扮的看似“丰富多彩”,实际混同于一般的集市贸易、混同于一般的群众娱乐活动、混同于一般的展览会、展销会、游园会了,这种变化是对上千年“庙会文化”的肆意践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蔑视。

男人就是男人,不等于你给他穿上一件漂亮的女人服就变成了女人了。庙会就是庙会,无论你如何去修饰、如何去美化、如何去打扮,“庙”是它的根,“会”是它的叶,“祭神”是它的果。无庙你办啥“庙会”?不祭神你到庙周围逛游个啥?

中国之大、文化丰富,有许多可以让人迷恋的称谓,所以,不要把“庙会”的牌子看成是节日的香饽饽。“擂台赛”“表演秀”“比艺会”“展销会”“小吃沙龙”等等不是挺好吗?搞出如此多的乌七八糟啥都不像的“庙会”,甚至一个普通的展览会也要带上“xxx收藏馆民间精品文化庙会”,这样的文化可真的被做到家了,“挂羊头卖狗肉”成了假冒伪劣的“庙会”文化,把庙会文化真给糟踏惨了。

总而言之,艾君个人认为,庙会不是个箩筐,啥都可以装。庙会、庙会有庙方祭神、有庙方办庙会。庙会的牌子可以不要,但庙会文化的元素不能没,一旦丢了它就已经不属于“庙”字了。庙会其主元素在祭神,其发展融入新的元素或者是附属元素是娱乐和购物等活动,其附带消费服务元素在于饮食,这是庙会文化的根本。

俺诧异:那些庙会,俺不知那里是否曾有过庙,但眼下这种“庙会”泛滥,对文化繁荣究竟是福还是祸?难道节日里活动只有戴上“庙“字帽,才会有节文化味?才能显大“雅”了?俺承认,尽管“庙会文化“如今已演绎、内容也外延了,但是文化的创新可不是推倒重来,“庙会“这种文化,不能没有“庙门庙根"啊,无庙谈何“庙会“?如果当今社会的文化人都不按文化出牌了,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悲。(201429日草写于黄海之滨)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