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甲骨文造“人”字或注重“礼”…
2021-03-01 15:56:09
  • 0
  • 0
  • 56
  • 0

【艾君: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思考甲骨文造“人”字或注重“礼”】

       2019年初春,刚出门现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形形色色。静坐河边,愚翁偶思—“人”!何谓人?当年造字者,真的是把“人”定格在“劳作”上吗?     

       艾君在想,从古代中华文化思想形成过程看,其实古代造字者或将人字定格在“礼”上而造,而非“劳作”上。

       古今“人”字都一撇一捺,当形状不同。今日学者普遍认为,甲骨文“人”,属字形像人侧面垂臂直立的状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则突出弯腰垂臂、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说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

       于是学者普遍观点说,造字本义躬身垂臂的劳作者之意。

        今儿,愚翁艾君释海观人,仔细观察生活中人,再看“人”在甲骨文人字形状,认为更像曲臂弯腰,拱手相让的形象。这实则是种“礼”,也与中华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德为重相一致。

      当时造“人”字,会不会意指拱手相让的有礼者?以愚翁艾君看,造字者似乎是在突出一个“礼”字。

      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看,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或在于“礼”。人是重礼讲理的,故便有“人性”之说。而动物不讲理不懂礼,故也有“兽性”之说。故民间也有当一个人不讲理、不重礼之时,会被责骂“兽性发作”了。

     “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礼”的起源是基于“人情”产生的,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形成,使得数千年来,中国人特别注意人情礼节。

      今日的生活里,我们也经常听到“不得无礼”“人恶礼不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人让则有余,人争则不足”等众多关于“人”与“礼”的警世醒言。(愚翁艾君2019.5.1傍晚偶感于释海畔)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